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华安财险罚单背后:资本交织 治理难题何解?

  • 资讯
  • 2024-12-28 05:42:02
  • 37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何莎莎 陈晶晶 石健 郑瑜 北京报道

  临近年底,财险业再度出现百万级罚单。这一次,被罚的是华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安财险”),距离其上次收到罚单尚不足一个月。

  12月25日,华安财险发布临时信息披露报告,由于该公司存在数据不真实、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深圳监管局对华安财险给予合计罚款 100 万元。此外,根据深圳金融监管局发布的深金罚决字【2024】115号,公司时任健康险事业部副总经理对此次违规事件负有责任,被警告并罚款14万元。

  就在十数天前,华安财险于12月10日发布临时信息披露报告,由于华安财险宁波分公司存在业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的行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宁波监管局对华安保险宁波分公司合并处以罚款54万元人民币。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以来,华安财险及分支机构和相关人员因多项违规合计被罚金额已超700万元。

  除了罚单,华安财险董事长一职5年来悬而未决,高管团队更是频繁更替,引发市场关注。这家有着“海航系”烙印的保险公司,目前经营状态如何?作为国内理财险的首创者,曾经在业内颇具竞争力的华安财险,为何近年来经营业绩大幅波动?目前华安财险股东中谁更具话语权?公司治理现状如何改善?

  对此,华安财险仅对记者表示:“上述违规业务主要涉及健康险,目前,健康险业务在公司业务中占比较小,由于在部分业务实施过程中执行出现偏差,公司受到监管处罚,目前,公司已对此开展了积极全面的整改。”

  有业内人士表示,何时公司股权架构稳定下来,董事长的职位或才可能落地。

  资本系交织 董事长职位悬空

  根据华安财险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华安财险共有11位股东,分别为特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华投资”)、广州市泽达棉麻纺织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泽达”)、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资本”)、湖南湘晖资产经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湘晖资产”)、北京国华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国华荣”)、上海圣展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圣展”)、广州市鑫中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鑫中业”)、海航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投资”)、广州市百泽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百泽”)、深圳市深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深信”)以及广州利迪经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利迪”)。

  从上述11家股东来说,大体分为三大“派系”,即特华系、海航系、湘晖系。特华系,即李光荣创立的特华投资。湘晖系,即湖南湘晖资产所控制的公司及相关企业。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湘晖资产的背后则是李光荣的湖南老乡卢德之、卢建之兄弟,二人被资本界称之为“卢氏兄弟”。湘晖系还有一个标签,即被市场认为是曾叱咤资本市场的“德隆系”的一支遗脉。

  然而,股东众多,华安财险的董事长职位却仍然空缺了5年之久。

  时间回到2018年4月27日,精达股份(SH.600577)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李光荣因涉嫌行贿罪,被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检察院批准执行逮捕”。不过,仅过不到一年,2019年年初,李光荣低调重归,当年四季度转任副董事长一职至今。

  彼时,有媒体将李光荣冠以“理财险教父”之名。

  虽然李光荣谈及自己过往经历时常谦辞“我是种田出身”,但是,其曾出任过渤海国际信托董事长一职3年,在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任职过董事局副主席,并一度主持公司全面工作。自其上任后,中民投即开启“保险+资管”的战略。李光荣一直对资本运作颇有研究,其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即是《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公司并购问题研究》。

  早在2000年,李光荣就在北京创立了特华投资,两年后,正式“入主”华安财险——通过特华投资联合深圳市庆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鑫中业、深圳深信、广州百泽、广州泽达、广州利迪6家公司,李光荣从华侨城集团11家公司手中买下华安财险的股权以完成控股。

  彼时,李光荣接手的华安财险,累计巨亏27亿元,业绩下滑、份额缩小、公司治理难……但经过一系列的调整,2010年,华安财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9.66亿元,达到历史高点。

  李光荣投资版图中重要的另一笔,是其通过特华投资与广州市特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特华”),控股上市企业精达股份。华安财险与精达股份也在版图中“左右腾挪”,在2010年8月,广州特华向华安财险出让精达股份540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占其总股本的18.34%,华安财险一跃成为精达股份的第一大股东,后续因定增与认购等,特华投资又跃升为精达股份第一大股东。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华安财险共持有精达股份9.27%的股份。

  从“特华系”到“海航系”

  在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历史高点的同年,华安财险于2010年年报中披露,“本公司已与战略投资者签订协定,拟在2011年以每股5.00元的价格定向发行新股共计5亿股。”根据年报信息,2011年1月29日,华安财险与海航实业控股公司、海航酒店控股以及特华投资等三家股东签订了《增资扩股协议书》。

  可以看到,华安财险将海航实业控股公司、海航酒店控股称为了“战略投资者”。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战略投资者,即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定要求、与发行人具有合作关系或合作意向和潜力并愿意按照发行人配售要求与发行人签署战略投资配售协议的法人,是与发行公司业务联系紧密且欲长期持有发行公司股票的法人。其主要特征即包括长期稳定持股,持股量大且有动力也有能力参与公司治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阶段,华安财险多家小股东的背景由最初的“特华系”悄然向“海航系”转变。

  华安财险2024年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广州泽达、海航资本、北京国华荣、上海圣展、海航投资、广州百泽、深圳深信、广州利迪之间存在关联关系。根据工商资料信息查询,以上8家公司均为海航资本旗下公司,其中6家由海航资本全资控股,8家公司合计持有华安财险60.42%的股权,掌握实际控制权。

  此外,从该公司董事会架构来看,14名董事中有独立董事5名。剩余董事中,执行董事赵权以及副董事长徐军均在海航集团先后任职,副董事长李光荣、执行董事李晓均有在特华投资任职经历。

  而公司持股比例在10%以上的股东有4家,特华投资、广州泽达、海航资本和湖南湘晖资产分别持股20%、14.77%、12.50%、12.14%。其中,随着近年来监管对资本系的治理,“海航系”已实现重整,而“湘晖系”的湖南湘晖资产则被限高。

  具体来看,华安财险股权质押比例居高不下,部分股权现身司法拍卖平台。其中,华安财险第4大股东湖南湘晖资产名下所持有的华安财险9.29%股权,被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挂上了阿里拍卖平台。值得注意的是,湖南湘晖资产总计持有华安财险12.14%股权,现已全部被质押、冻结。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华安财险11家股东均存在股权质押情况,合计股权质押比例高达83.97%。

  除了董事长一职空缺多年,2024年,华安财险经历了大规模的高管层调整,高层管理的稳定性面临考验。

  2024年3月27日,华安财险原总裁童清因个人原因辞去总裁职务,随后公司董事会指定李云焕为临时负责人,任期不超过六个月。9月20日,李云焕的总经理任职资格获深圳金融监管局核准。与此同时,公司副总裁人数大幅缩减,从2023年年末的5人缩减到2024年的1人。在此期间,常务副总裁、财务总监、首席投资官张学清被调整为副总裁;副总裁廖小卫、范丹涛被调整为总裁助理;执行董事、副董事长、副总裁徐军被免去副总裁职务,仅保留执行董事、副董事长职务;另外两名副总裁于凤仁和刘培桂分别被免职和退休。

  经营业绩波动 风险评级连续为C

  记者注意到,频繁的高管变动同时,华安财险面临着盈利和合规挑战,尽管上半年公司实现盈利但单季度业绩波动明显。

  根据华安财险年报,2022年、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166.67亿元、174.74亿元、114.34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10.95亿元、7228万元。特别是2023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华安财险发生了重大投资损失。

  “受2023年房地产行业复苏情况不及预期影响,碧桂园销售大幅下降,陷入严重的流动性危机,无法按约兑付后续到期债券,公司持有的碧地债已于2023年9月展期。截至2023年12月末本公司已对持有的碧地债计提减值金额2.03亿元,剩余账面价值2.25 亿元。”华安财险在报告中表示。

  华安财险对记者表示:“2023年,公司经营情况不佳主要受经济下行、二级市场波动较大叠加存量地产债风险持续恶化等因素影响,2023年度公司对持有风险投资资产进行了较大金额的计提减值,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放开,该年度保险赔款支出也较同期有大幅增加。对于债券类资产,公司全面加强了风险管控,针对前期出现风险的债券,也已在充分评估的基础上,及时进行了计提减值和部分处置。未来公司将坚持审慎原则,持续跟踪相关资产变化,保证保险资金稳健安全运行。”

  在经营业绩大幅波动下,华安财险的偿付能力也在承压。

  截至2024年三季度,华安财险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91.26%,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2.93%,对比行业整体财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1.8%,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03.9%,存在较大差距。

  风险综合评级方面,华安财险披露,2023年一季度至2024年二季度,持续六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级。

  根据《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规定》,风险综合评级系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综合风险的评价,衡量保险公司总体偿付能力风险的大小。监管通过评估保险公司操作风险、战略风险、声誉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结合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对保险公司总体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其风险综合评级,分为A类、B类、C类和D类,并采取差别化监管措施。按照监管规定,保险公司同时符合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低于100%;风险综合评级在B类及以上等三项符合监管要求的,为偿付能力达标公司,不符合上述任意一项要求的,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显然,华安财险为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

  华安财险方面对记者表示:“我司也正在采取积极措施提升风险综合评级:一方面切实落实公司治理问题各项整改,与此同时,通过各项管理调整,持续提升公司经营能力。目前华安财险的综合及核心偿付能力水平仍属偿付能力达标区间,公司经营管理稳定。”

  需要注意的是,记者根据华安财险2024年偿付能力报告及监管处罚决定书统计,2024年以来,华安财险及分支机构和相关人员因多项违规合计被罚金额超700万元。

  记者梳理处罚原因发现,2024年以来,华安财险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虚构代理人业务套取佣金、虚列绩效工资套取费用、编制虚假财务资料、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费率等是违规频次最高的问题。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监管处罚问题,切实履行整改工作机制:由受处罚单位制定明确的整改实施方案及计划,公司全程监督和指导问题整改。同时,公司通过开展覆盖各层级的系列合规培训,强化全司合规责任、风险防范意识与专业履职能力;通过‘重点合规风险问题整改工作机制’,强化对监管检查问题及自查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主体责任,压实各层级合规管理责任,持续提升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水平。”华安财险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本报记者蒋牧云亦对本文有贡献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