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头条 > 正文

“店招”禁用红蓝黑三色,城市管理不能“管而无理”

近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河北省三河市燕郊一带,商户接到城管上门通知,要求红色、蓝色、黑色的商铺招牌更换颜色。4 月 7 日,有商户向记者证实,其红色招牌已经更换颜色。三河市城管部门回应称,禁用红色、蓝色、黑色底色的门头牌匾 " 是市政府城市规划的要求 "。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城市管理部门频频对店铺招牌(简称 " 店招 ")发力,样式、规格等都是其 " 下手 " 的角度。这些做法,往往被认为是市容美学下的权力任性,徒增商户负担,也抹黑当地营商环境,因此这类做法屡遭公众质疑和舆论反弹。此番三河市城管部门从店招颜色上做文章,让人们又一次开了眼界。

而且,三河市城管部门是在没有政府文件依据的情况下推行这个要求的。三河市城管局方面回应媒体称," 有关部门会有文件下发的,到时候会在公众号上推送。" 工作人员说," 对,文件还没有,就是先行一步在改这个东西,按照城市规划。" 这显然属于执法无据,师出无名,不合理不合规。

临街商铺是城市商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店招,是招揽顾客的商业牌匾,具有广而告之的重要作用,一定程度上投射着城市营商环境的自由度和活跃度。

店招设计,对于城市管理部门来说,首先考虑的应该是安全和实用层面,设置安装是否牢固、是否耐受风吹雨打,确保不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和伤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城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技术标准》(2022 年 3 月 1 日起实施),突出了安全至上原则。同时,一些城市发生的店招从门头落下伤人事件,也警示城市管理须把确保店招安全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这些,实际上都给城市管理部门在店招管理上明确了着力方向,就是要围绕安全第一的要求,设置户外店招的规格大小、设立方式以及备案审批程序等,并加强对店招安全性的监督巡查。

其次,才是店招与城市美化的考虑。概言之,城市管理部门多把关、多检查店招的安全性,才是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只盯着店招的颜色、字体之类大做文章,反复折腾商户,是一种城市管理理念上的跑偏,工作上的轻重颠倒,害多益少。

要看到,商铺店招的千姿百态,也是城市文化最鲜活的注脚。过于强调店招整齐划一,只能让人对城市产生机械、呆板的印象。试想,不少老字号的商铺店招,往往是名家书法,具有商业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如若硬性把其字体样式大小改变成某种统一的美术字,那无疑是对老字号文化的一种破坏。

简言之,解决城市更新中的店招问题,城市管理部门既要找准工作方向,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保障店招的安全性层面,与此同时,也要提高城管从业人员的文化艺术专业素养,在城市美学的层面来考量店招设计的引导和管理。无论怎样,都要抛却城市管理上的想当然、没来由,从而让经营者更舒心,让城市更有品位。

文 | 茅亩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