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AI成关键卖点,Rokid们的致命伤

  • 汽车
  • 2025-01-21 21:09:03
  • 14

文|科技新知 思原

编辑丨蕨影

  不出意外,今年最火的消费电子硬件产品,非智能眼镜莫属。

  前不久的CES 2025上,智能眼镜产品成了绝对主角,除了雷鸟、Rokid等终端品牌外,歌尔股份、亿境虚拟等供应链企业也纷纷展示了智能眼镜产品或方案,据不完全统计,参展的AR/VR/XR相关企业数量超过312家。

  经‘科技新知’统计,CES现场展示的智能眼镜(包括AI以及AR眼镜)数量达到59款,而其中以AI可拍摄眼镜为主的产品几乎占到了一半,甚至不包括那些有方案展示但还未有产品落地的企业。

  智能眼镜的火热,从每家相关企业展台前络绎不绝的排队状态也能看出,一些展商的喜悦之情也溢于言表,“有很多科技巨头的相关人员来体验、交流,眼镜是目前最火的AI、大模型的落地载体,今年行业将会完成0到1的突破”。

  CES往往被看作是新一年消费电子发展的一个方向,今年的情形无疑为“百镜大战”拉开了帷幕,但专业人士的高度关注,是否意味着消费市场必将大卖?智能眼镜市场是否会像智能耳机那样雷声大雨点小?AI会是撬动出货的关键因素吗?非竞争主旋律下,以Rokid为代表的国内初创企业会成为行业“黑马”还是“炮灰”?

  01、一众厂商抢滩登陆

  如果以2012年的Google Glass为开端,智能眼镜的具象产品落地已有十年有余,但一直到近两年,将潮流与科技融为一体的Ray-Ban Meta取得意料之外的成功,299美元的智能眼镜彻底出圈,成了年销百万级别的电子单品,才点燃了这一轮智能眼镜浪潮,Rokid、小度科技、雷鸟创新、影目科技等一众厂商也得以站到聚光灯下。

  其实在大多数人眼中,智能眼镜无非是在一副眼镜中塞入芯片、蓝牙、音频模组、摄像头、电池等这些零部件,甚至随着国内供应链的完善,无论是AI眼镜还是AR眼镜,亦或现在最火的AI+AR眼镜,在不考虑体验的情况下,做出一款新产品并非难事,这也导致智能眼镜市场入局门槛直线降低。

  一个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此次参展的智能眼镜厂商们带来的并非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的产物,而是一个个有着明确量产时间的预售品。并且巧合的是,这些产品会在今年一季度末以及二季度这个节点批量上市。各家给出的说法也出奇一致,希望把产品打磨得更完善后再上市。

  的确,虽然组一副还不错的智能眼镜不出深圳就能做到,但想要拿出一款体验能够尽善尽美的产品并不容易。从眼镜用料、重量、鼻托、三防、外观设计等硬件部分,到音频、图像处理、信息传输、AI落地、产品功耗、应用生态等软件部分,几乎每一个问题都需要耗费庞大的人力来攻克。

  实际上即使是Meta的眼镜,画质、续航、重量、与墨镜的结合等等,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所以,这并不是一个一眼就能看穿的赛道。不过随着厂商们的快速迭代,行业已经找到了较为确定性的趋势。

  从市场发展以及CES上产品展况来看,AI可拍摄眼镜的技术基础已逐渐成熟,率先进入商业化落地。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4年,AI可拍摄眼镜的全球出货量为200万台;2025年,随着雷鸟V3、闪极拍拍镜等产品的陆续上市,以及中国市场的逐渐升温,预计全球出货量将增长70%,达到340万台。

  而像Rokid Glasses、雷鸟X3 Pro那样同时支持拍照和显示的AI+AR眼镜大规模量产在短期内仍面临不小的挑战。不过,AI可拍摄眼镜先行进入消费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提前教育用户,为AI+AR的发展打下基础。

  洛图科技(RUNTO)预测,2024年全球AR眼镜的出货量约为78万台,2025年预计达到110万台,同比增长41%。

  这些变化和数据意味着智能眼镜实实在在地站在了爆发的前夕,众多厂商摩拳擦掌,准备在这个即将迎来井喷式发展的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但一个对于用户来说最大的疑问点是,AI到底是否值得买单?

  02、技术过剩or市场未熟?

  当下,一众“百镜大战”参与者,无论是否有屏幕、是否有摄像,无一例外的是,这些产品都将AI当作核心,并试图向市场讲述一个“用AI重塑眼前世界”的故事。

  然而在‘科技新知’看来,这个设想目前还未到大规模落地阶段。道理很简单,倘若新技术真的能够重塑眼镜,当年的Google Glass就早已成功,又怎么给到Ray-Ban Meta机会?

  2012年的Google Glass便集内部处理器、GPS、相机、透明显示屏、微投影系统于一身,支持收发短信、查询天气路况、语音通话、视频直播、声音控制拍照等功能。跟现在的各家亮相的智能眼镜相比,除了缺乏AI能力,功能上几乎没什么区别,所以如果真的是技术制胜,那么Google Glass在十余年前就该火遍全球。

  而将Google Glass和Ray-Ban Meta放到一起来看,可以明显看出,Google Glass败就败在了它不像眼镜。

  功能的叠加,也意味着眼镜体积和造型的不尽如人意,并且在13年前社会还未经历移动互联网的洗礼,所以一个能够获取公众隐私的产品也并不被大众接受,当时的Google Glass就遭遇了大量投诉以及法律风波,它被禁止在银行、电影院、办公场所及餐厅等公共场合使用。

  舒适感差、价格昂贵、又处处受限的智能眼镜,价值自然也就不复存在,所以“生不逢时”就成了Google Glass失败的原因。

  13年后,更小巧、更实惠的Ray-Ban Meta大卖,各家挤破头皮想复刻其成功之路,这其中一些AR厂商更为卖力。

  做AI+AR眼镜的厂商,大多具有一定的AR产品和技术积累,并坚定认可AR与AI相结合的趋势,比如Rokid和XREAL的高管都在发布会上提到过“AR是AI最好的载体”这一观点。

  具备AR成像的一大好处,自然就是更好的显示效果和更大的虚拟屏幕显示尺寸,同时配合一些指环类的外设可以实现手势交互等功能。

  但在‘科技新知’看来,AI不可能成为智能眼镜的独特价值,是因为它还回答不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为什么非得在眼镜上体验AI,而不是使用更熟悉的智能手机。

  相比于智能眼镜,智能手机的SoC性能更强、屏幕更大、影像模组更好,不仅感知能力和运算能力远胜于智能眼镜,隐私性也更高。在日常使用过程,智能眼镜除了便捷,似乎很难找到其他优点。

  AI并非用户购买智能眼镜的本质需求,此前Meta方面也承认Ray-Ban Meta的关键是眼镜,要想办法将智能技术融入,而不是先开发炫酷的技术,再试图将时尚融入其中。

  毋庸置疑,智能眼镜的发展仍处于早期,对于不同产品形态的探索仍然有不同的路线,但问题就在于,目前CES上出现的绝大部分产品,都没有真正量产落地,所以真正实际产品的AI体验是否“好用”,仍然有待后续检验。

  不过可以知晓的是,智能眼镜是否好卖,首先的必要条件是,它需要迎合眼镜市场。言外之意,它首先是一副好看、舒适的眼镜,其次才是智能设备。核心竞争力在于其作为眼镜的佩戴体验,而非单纯的智能功能。

  03、市场教育关键战役

  站在当下的市场十字路口,智能眼镜行业看似已跨越技术雄关,但要孕育出一款现象级的爆款消费电子产品,依然任重道远。

  智能眼镜当前的市场属性,更多倾向于时尚单品范畴。Ray-Ban Meta成功的基础,就是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副Ray-Ban非常畅销的眼镜,智能功能都只是在这一核心“锦上添花”而已。

  前段时间,欧洲眼镜巨头EssilorLuxottica在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其与Meta合作的Ray-Ban Meta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60%的雷朋专卖店中是最畅销的产品,消费者是实打实在线下通过与传统RayBan眼镜对比之后,才选择购买Ray-Ban Meta的。

  而这也意味着,出货量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对各类眼镜长期以来的稳定需求有多少。根据statist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眼镜市场收入预计将达到1486亿美元,并预计到2028年,眼镜市场将保持4.04%的年复合增长率。

AI成关键卖点,Rokid们的致命伤

  其中,美洲市场和欧洲市场对眼镜的重视程度更高。较高的收入水平,使得美国消费者愿意在眼镜等个人健康和时尚产品上花费更多的金钱。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眼镜市场规模为338.3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373亿美元。

  简单来说,此前一副普通Ray-Ban的价格如今能够买到一副智能版Ray-Ban,这是Ray-Ban Meta能够火的原因。但更为关键的是,Ray-Ban本就有长期稳定且足够大的市场。

  反观国内市场,一副眼镜大多在500元以内,这就意味着,2000左右的智能眼镜并非普通眼镜的升级版,更像是开创了另一品类,需要用消费电子的逻辑去售卖。

  但消费电子最需要的是对市场的教育,这个阶段并非短时间内便可完成的,在此期间,诸如Rokid等初创企业,面临的考验不仅局限于产品的迭代升级,更延伸至生态体系的搭建以及市场运营的各个层面,当然还有更为现实的资金问题,而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有可能成为黑马,但每个企业也都有几率成为炮灰。

  所以若从出货量这一关键指标考量,海外成熟市场则更适合智能眼镜企业前期的出货,不过这也会对品牌的运营智慧与渠道拓展能力,提出相应考验。

  2025年,注定是智能眼镜的大战之年,CES上的中国企业也都展示出产品力、技术力,面向未来,“百镜大战”的局面或许仍会长期持续,想要真正做好智能眼镜体验,硬件、软件、算法以及品牌运营、市场教育等等,都存在不小的挑战。这些都直接关系到行业后续会向何处发展,哪些企业能够冲出重围,哪些企业又会被挤下牌桌?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