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港股史诗级暴涨,小米迭创新高,原因找到!A股休市期间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标的领涨近7%,持续性如何?

  • 创业
  • 2025-02-05 09:41:05
  • 6

  昨日(2月4日),港股上演史诗级暴涨,恒生指数涨近600点,国企指数涨超3%,恒生科技指数更是涨超5%!

  科网龙头集体狂飙,小米集团涨逾4%,再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盘中一度突破万亿;此外,哔哩哔哩涨逾9%,美团、快手均涨超5%,腾讯控股涨超4%,阿里巴巴涨超3%。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标的指数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单日涨幅超4%。

港股史诗级暴涨,小米迭创新高,原因找到!A股休市期间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标的领涨近7%,持续性如何?

  回顾A股春节休市期间,港股有2.5个交易日(除夕交易半天),恒指区间累计涨近3%,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超6%,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累计涨幅达6.97%,表现出更强弹性。

港股史诗级暴涨,小米迭创新高,原因找到!A股休市期间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标的领涨近7%,持续性如何?

  注: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的涨跌幅分别为:2020年,109.31%;2021年,-36.61%;2022年,-23.01%;2023年,-24.74%;2024年,23.04%。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其回测历史业绩不预示指数未来表现。

  对于港股走强的原因,短期来看,或与围绕关税的政策博弈及引发的市场情绪有关。

  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于昨日(2月4日)下午1时01分生效。我国随即出台了相关反制措施,其中包括:自今年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谷歌公司开展立案调查;两部门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将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政策的快速应对强化了投资者对国内资产稳定性的信心,后续若双方谈判取得任何进展,市场可能会迅速反弹。

  从中长期看,港股全线走强或与资产估值分化与资本流动趋势有关。分析指出,美国科技股(如苹果、英伟达等)长期主导市场,但其估值已接近历史高位:标普500的席勒市盈率(CAPE)接近2000年互联网泡沫水平,巴菲特指标(市值/GDP)达2.17,远超警戒线。

  相比之下,中国资产(尤其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仅21倍(2024年末数据),远低于纳斯达克的37倍,形成显著吸引力。

  展望后市,国泰君安证券表示,港股市场具备估值低位、优质资产配置逻辑突出的特征,若从情绪的修复到预期的修正,反弹有望延续。现阶段具备现金流属性和成长预期、相对低估的成长股弹性表现有望更强。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互联网ETF(513770)2024年4季报显示,2024全年,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净资产收益率达25.87%,同期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涨幅分别为17.67%、18.70%。

  截至2024年末,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腾讯控股、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美团、金山软件、同程旅行、京东健康、哔哩哔哩、快手、商汤等互联网各细分赛道龙头公司,合计权重达75.5%,重仓港股互联网龙头。

港股史诗级暴涨,小米迭创新高,原因找到!A股休市期间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标的领涨近7%,持续性如何?

  此外,根据Wind数据,2024年内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日均成交额达2.65亿元,可日内T+0交易,不受QDII额度限制,流动性佳!  

  布局工具上,港股互联网ETF(513770)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931637),权重股汇聚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小米集团、快手等互联网龙头公司,截至2024年末,前十大成份股权重超70%,龙头属性突出;2024全年日均成交额达2.65亿元,可日内T+0交易,不受QDII额度限制,流动性佳!一手不足100元,是低成本便捷投资港股互联网龙头的优质工具。

港股史诗级暴涨,小米迭创新高,原因找到!A股休市期间港股互联网ETF(513770)标的领涨近7%,持续性如何?

  提醒:近期市场波动可能较大,短期涨跌幅不预示未来表现。请投资者务必根据自身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投资,高度注意仓位和风险管理。

  数据来源:沪深交易所、Wind、华宝基金等。

  风险提示:港股互联网ETF被动跟踪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该指数基日为2016.12.30,发布于2021.1.11,指数成份股构成根据该指数编制规则适时调整。文中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仓信息和交易动向。基金管理人评估的该基金风险等级为R4-中高风险,适宜积极型(C4)及以上的投资者。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投资须谨慎。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