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指南针推进公募基金版图 1.09亿元收购先锋基金22.505%股权

  • 汽车
  • 2025-02-19 07:30:08
  • 18

指南针推进公募基金版图 1.09亿元收购先锋基金22.505%股权

  2月18日,指南针发布公告称,于2025年2月18日与北京鹏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鹏康”)签署了《关于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公司将收购北京鹏康持有的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基金”)22.505%股权,交易价格为1.09亿元。

  截至目前,先锋基金22.505%股权已登记至指南针名下,指南针已持有先锋基金61.7026%股权,成为先锋基金控股股东。记者了解到,指南针还持有麦高证券100%股权。指南针表示,本次交易将有助于公司形成以原有金融信息服务为主体,证券服务和公募基金服务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业务发展新格局,为公司持续强化综合财富管理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成为先锋基金控股股东

  本次交易前,先锋基金股东分别为指南针、大连亚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鹏康和北京福中达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39.1976%、33.3074%、22.505%和4.99%。本次交易标的就是北京鹏康持有的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2.505%股权,交易价格为1.09亿元。

  指南针表示,2025年2月18日,公司通过查询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商事主体信用监管公示平台获悉,先锋基金已完成股东及股权比例的变更,先锋基金22.505%股权已登记至公司名下,北京鹏康已不再是先锋基金股东。截至目前,公司已持有先锋基金61.7026%股权,成为先锋基金控股股东;先锋基金将被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指南针推进公募基金版图 1.09亿元收购先锋基金22.505%股权

  先锋基金成立于2016年5月16日,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注册资本15000万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先锋基金旗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27.49亿元,在行业中排名较后。其中,两只债券型基金规模为26.36亿元,占比为96%。而其余产品规模皆不足5000万元,属于“迷你基”范畴。不言而喻,整体管理规模较小、产品策略失衡以及产品业绩平平,这让先锋基金的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对投资者和资金的吸引力也更为有限。

  指南针在2月13日举行的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直言,公司将按计划稳步推进先锋基金后续整合工作,支持先锋基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公司治理、提升合规风控水平,使其各项业务尽快步入正轨。

  曾坦言公募基金产品颗粒度更小

  回顾指南针布局公募基金业务,可以追溯至2023年。

  记者了解到,2023年11月,指南针出于战略投资目的与先锋基金原股东富海(厦门)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1646.70万元对价取得先锋基金4.99%的股权,并于2023年12月11日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

  紧接着,2023年12月,指南针参与了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开展的“被执行人联合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持有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比例为34.2076%股权”的司法拍卖,并以1.10亿元的价格竞得。

  2024年12月4日,指南针被核准成为先锋基金主要股东。2024年12月6日,指南针收到江苏省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2019〕苏12执904号之四),裁定“1.原属联合创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持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比例为34.2076%的股权归公司所有,附着于上述股权上的查封、他项权登记效力灭失。2.公司可持本裁定书到财产管理机构办理上述股权的过户登记手续。”先锋基金于2024年12月26日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公司持有先锋基金39.1976%股权。

  关于公司为何要布局先锋基金,指南针也曾坦言,基金业务是公司“一体两翼”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是公司面向中小投资者实现普惠金融的基础。对比券商的资管产品,公募基金产品颗粒度更小,更方便中小投资者进行分散投资。同时,公司也看重公募基金产品的设计和发布功能,有利于将公司多年来积累的量化分析、策略模型和科技能力落地为具体的公募基金产品,为最终的财富管理业务提供底层支撑。

  麦高证券去年业绩高增长

  证券服务作为指南针“两翼”中的另一翼同样不容忽视。2022年,指南针通过参与麦高证券破产重整投资的方式完成对麦高证券的收购。据指南针2024年年报显示,麦高证券的经纪业务收入、自营业务收入及客户托管资产规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83%;利息净收入7630.8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91%;自营业务投资收益1.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88%;净利润7091.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95.03%。

  记者获悉,去年麦高证券持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广告投放、IT建设等投入,着力推动证券经纪业务和证券自营业务发展;承销与保荐业务完成展业各项准备工作,并已经在承销业务上适度展业并取得一定收入;其他证券业务亦根据自身情况及上级主管部门指导意见,以自查展业或验收展业方式陆续建设和恢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不过,记者也注意到,在麦高证券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违规问题。2月14日,中国证券业协会披露,麦高证券对业务活动中产生的费用支出未制定具体标准,相关制度未明确可列入营销费用事项的标准和额度、未就投行业务聘请中介机构明确遴选流程,多笔费用报销凭证未见事先审批流程,个别投行项目的项目组成员利益冲突审查不及时,个别营业部(部门)的廉洁从业自查流于形式,在人员晋升、提拔中未对廉洁从业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估,对客户的廉洁从业宣传不到位。

有话要说...